《托尔金的宗教想象与童话艺术》摘要

这篇论文对理解托老的宗教观和创作动机有很大帮助,亮点也很多,推荐感兴趣的筒子自己看看。

首先,文章总结了托尔金本人在圣·安德鲁斯大学所做的《论童话故事》的报告,说明了托老对童话的理解。

为了表明自己的幻想文学与传统的格林童话( Fairy Tales) 的区别,托尔金创造了童话故事( Fairy Stories) 这个词,认为他的“童话故事”不仅仅只是儿童的艺术,还与成人有密切的联系。他认为童话故事最大的功能就是阐明日常生活中难以发现的普遍真理。在《童话故事中》托尔金描写了童话故事的三种功能,即恢复、逃避和安慰

恢复是童话故事的主要功能,其目的就是获得对于我们生活的第一世界更清晰的视野。童话故事通常涉及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在幻想的世界里重新确定了自己的位置和相互间的关系,并因此而获得了新的意义,实现了新的价值。同样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爱情、荣誉和忠诚等字眼在幻想世界中也不再被看做陈腐的说辞,而是得到了重新表达和阐释。

这一段有点绕,我理解的意思是,童话可以更好的表达友谊、爱情、荣誉和忠诚等真善美的价值观,而不会被繁杂的现实生活所蒙蔽。

对于逃避和慰藉,文中解释托老的观点是这样的:

在托尔金看来,幻想文学逃避的对象并不是责任与义务,而是现实与社会对于人们思想与愿望的压制与禁锢。逃避是人类最古老、最深沉的愿望,而童话故事则为这种愿望的实现提供了最佳的庇护所,因而讲述故事的过程也就是人们展开想象翅膀远离纷繁的现实困扰,飞翔在幻想的第二世界的过程。

作为逃避的结果,托尔金认为童话故事的慰藉指的是要提供圆满的结局,使人们从想象的绝望中恢复过来,从充满危险的境地中逃避出来,获得心理上的安慰。

“童话故事的‘慰藉’作用除了古老愿望的想象满足外还有其他方面,也就是慰藉的欢乐结局。可以说一切完美的童话故事都要有这样一个结局。如果说戏剧的真正形式、最大功用是悲剧的话,那么对童话故事来说,戏剧就是它的最高形式。由于没有这样一个现成的词语来描绘这种形式,在这里就姑且叫做‘突然的幸福转变’吧。”

总结一下,托老的观点是,童话故事应当指向人类本质的真善美,应当脱离现实,充分发挥想象,并且最终应当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但我想托老所说的圆满并非我们所理解的圆满,更多是一种宗教上的圆满,是顿悟真理时的快乐,一种被救赎的快乐。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魔戒系列作品中所体现的托老的宗教观,总结一下有几点:

1、在托尔金的作品中很难发现非常明显的基督教指涉。托尔金认为这样“有悖于他自己的本性”,这一点在《魔戒》中就可以找到答案: 托尔金的故事里不需要“上帝”。用故事暗示历史上存在的对上帝眷顾的模式,就足够了。阿拉贡和刚多夫不用被称为“上帝”,只要他们代表拯救的力量与希望就足够了。弗罗多也不代表某一个基督徒,而他的行为却揭示了基督徒生活的内在意义。托老没有加入想象世界中“信仰”这一字眼,或狂热崇拜或宗教仪式有关的一切指涉,因为宗教元素已经渗透到故事里,融入到象征意义中

作者总结,托老并非简单模仿《圣经》,而是描摹了更深层次的现实。换句话说,托老描写的是他所理解的信仰,把信仰(和相应的价值观、道德观)融入到故事当中。他本人甚至是厌恶公开的宗教狂热的。

2、托老通过创造“第二世界”来向读者传递天主教信仰的道德观。在他看来,优秀的故事都应准确地反映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和我们面临的道德选择。他擅长采用与象征手法相反的形式,即用次创造的方法使他的“第二世界”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讲述一个遥远悠长的故事来吸引和鼓舞读者。依赖于读者的主动理解去体会隐含在作品中的,而非外显的宗教视点

这里引用了托老写的故事《尼格尔画的树叶》来概括这个观点,故事本身也很有启发意义。

故事中的主人公尼格尔是一个不太成功的画家,只为自己的乐趣而工作。他画了一幅油画,近景是一棵大树,远景则是一抹森林和积雪的山峦。他不辞劳苦地描绘树上的每一片叶子,使其具有独特的美感。不过由于日常琐事的干扰,尼格尔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绘画工作中,最终自己的画作还是没有实现自己预先的设想。除此之外,他还知道自己迟早要去远游,所以不得不准备行囊。另外,他的邻居派瑞许先生时常遇到麻烦而来请求他帮忙,因而他不得不停下工作给予帮助。不过糟糕的是尼格尔因为帮助这个邻居而生了病。正在这时候他又得去做那个无法避免的旅行来治疗自己的病。之后他被送到了一个地方进行“轻松治疗”,他发现这个地方正是自己所画的树和森林,自己所想象的图景在这里变成了现实。此外尼格尔还遇见了邻居派瑞许,他们一起劳动,把树和森林变得更美丽。尼格尔在画中所描绘的远处的山峦也被称为“尼格尔的派瑞许”。

《尼格尔画的树叶》反映了托尔金关于创造与次创造的宗教哲学。在托尔金看来,真正的创造是上帝的职责,人只能对上帝的创造进行心领神会的呼应或是拙劣的模仿,而这种呼应是凡人对上帝敬仰的一种方式。这种宗教想象在托尔金的其他作品,特别是《精灵宝钻》中有充分体现。在《精灵宝钻》中,梵拉魔高斯是中土世界的黑暗之王,他想按照精灵的样子进行创造,结果却创造出了半兽人;梵拉奥力是中土世界的正义力量,他以次创造的方式创造侏儒人来表达对耶路瓦塔尔(相当于人类的上帝)的崇敬之情。而尼格尔对真和善的追求在他的画作中得到了体现,最终这种追求在他死后变成了现实。

顺便说,与我贴的上一篇论文呼应的是,这篇文章也提到托老“对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也抱有一种否定态度,认为它使人类疏离了自然,制造了世界性的灾难”。

作者:蒲海丰,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与翻译

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eQzTmdO

密码:t2dt

评论
热度(22)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袖小咩 | Powered by LOFTER